双赢彩票万里茶道绽新颜
发布时间:2025-03-14 21:04:28

  双赢彩票起源于17世纪的万里茶道,南起福建武夷山,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向北延伸,直至俄罗斯圣彼得堡,全长超1.3万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片叶越关山,茶道续古今。当下,万里茶道的历史文化价值被不断重新发现,在推动经贸合作、旅游、促进民心相通等方面焕发出新的生机。全国两会期间双赢彩票,福建日报与山西、湖南、安徽、江西、河北、湖北、河南等地省级党媒展开联动报道,共同见证并畅想万里茶道的崭新面貌与发展愿景。

  2024年10月22日,国家主席习在喀山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时指出,大约400年前,联通两国的“万里茶道”正是从喀山经过,将来自中国武夷山地区的茶叶送至俄罗斯千家万户。这条联通中俄的“世纪动脉”的起点,就是福建武夷山市的下梅村。

  武夷山是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清初,下梅村即有西客(晋商)来此贩茶,后逐渐发展成为闽北地区最大的茶叶贸易集散地,并成为万里茶道的起点。

  “万里茶道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北至俄罗斯圣彼得堡,全长超1.3万公里,是继‘丝绸之路’后在亚欧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国际商道,带动沿线多个城镇的发展。”武夷山市文化馆馆长杨义东说。

  400年来,万里茶道历经浮沉,始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它的起点武夷山,正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9年3月,国家文物局将“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同年12月,“万里茶道”申遗推进会在武夷山举办。

  2021年1月21日10时19分,首班武夷山“国际货运班列”在武夷山陆地港鸣笛发车。同年6月5日,载有闽北茶叶及相关货物的首列“大红袍”号列车开行。

  2024年11月,第十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如约而至。在下梅村,来自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的“万里茶道”沿线城市相关代表,共商万里茶道茶旅融合和跨境旅游的新策略、新路径、新合作……古老的“万里茶道”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闽茶海丝行、福茶驿站、中澳茶文化旅游周等活动陆续开展,茶叶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杨义东表示,当下,武夷山茶企正加强国际合作交流,通过在国外设立大红袍文化推广中心和举行高端中国茶全球品鉴会等,以茶为媒,向世界展现中国茶道的文化自信与智慧。

  春日,鄱阳湖面波光粼粼。被誉为“万里茶道”第一关的九江姑塘海关旧址坐落在湖的西北岸。

  九江姑塘海关曾是“万里茶道”上扼守水路的第一道税收关卡,是闽茶、赣茶、徽茶重要集散地。万里茶道茶学院院长双赢彩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余悦分析,九江因处于长江黄金水道南北、东西交汇轴心,加之海关的设立和茶产的丰富,成为当时集“茶区、销区、茶市、茶港”于一体的独特城市。

  时至今日,这份“独特”依旧是九江市发展茶文化和茶产业最大的文化底气。当前,九江市优质茶园面积达45万亩,年产茶叶1.6万吨,“九江茶卖全国,全国茶九江卖”的线上线下交易市场渐成规模。

  “古茶道在江西留下了宝贵的‘一条热线、两个金三角’。”余悦介绍,“一条热线”是从武夷山出发,直达九江口的物流交通线。“两个金三角”则指位于赣西北的宁红茶产区和在赣东北的浮梁茶、婺源茶、河红茶等产区。

  这“一线两角”区域承载着深厚的茶文化“基因”,更是江西茶旅融合发展蓝图中至关重要的板块:婺源县茶叶出口量占全省七成;修水县带着“宁红茶”进机场、高铁站、茶博会以及体育赛事;浮梁县深挖瓷茶文化底蕴,举办“浮梁买茶”供销大会、茶器茶服创新设计大赛等;铅山县保护和挖掘“万里茶道”第一镇河口古镇、闽赣古驿道分水关段等历史文化资源,推出河红茶文化研学游……

  雨水时节,湖南省安化县的山间,晨雾袅袅。新冒出的茶叶嫩尖,餐风饮露,汲取精华。再过段时间,就是珍贵的明前茶采摘期。

  “湖南段是万里茶道的重要生产与集散地。”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朱海燕介绍,万里茶道湖南段主要是洞口、新化、安化、宁乡至临湘一线,是享誉全国的茶乡。万里茶道湖南段沿线,茶山、茶行、码头、会馆等连线成带,构成“遗产走廊”。因茶市而崛起的古镇古街保存至今,安化茶厂、白沙溪茶厂等仍在生产经营。

  近几年,湖南打造“五彩湘茶”,古老的万里茶道再次成为湘茶外销的重要通道。湘茶集团旗下各黑茶厂高度重视北方市场,沿万里茶道轮流召开经销商大会。2020年,“安化黑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首批保护清单。湖南红茶“唱红”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潇湘绿茶、岳阳黄茶重走万里茶道……

  “万里茶道,传输的远不止东方树叶的芬芳。”朱海燕说,万里茶道已成为促进沿线城市文化、旅游、经贸等繁荣发展的重要载体。

  当下,湖南茶产业正加速拓展、转型,焕发新活力。以安化县为例,近年来该地打造全县域茶旅文体康产业集群:修缮茶马古道,打造沉浸式茶文化景点;创建国家4A级景区“安化黑茶小镇”;举办“中国黑茶大会”等品牌活动……2023年,安化县茶产业综合产值达252亿元。

  春日,赤壁市羊楼洞茶园内,绵延数十公里的茶树正冒绿吐芽。19世纪70至80年代,羊楼洞古镇茶业鼎盛,中外商人来此投资经营茶庄,5条街巷的茶庄多达200余家,不足1平方公里的古镇人口超过4万,成为当时重要的商业中心。

  “羊楼洞的茶叶通过万里茶道,不仅销往国内的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地,还远销格鲁吉亚、俄罗斯、英国等国家,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赤壁青砖茶研究院执行院长冯晓光说。

  曾经万里茶道上的硬通货青砖茶,到今天仍然是人们茶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生产过程更是与时俱进。

  在赤壁青砖茶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监测到茶园病虫害情况、制茶过程、茶叶温湿度,以及当年全区域茶叶种植和全国交易数据。羊楼洞茶场管理员周学良介绍,青砖茶的制作方式烦琐和考究,历经72道工序。随着技术发展,青砖茶的生产和制作越来越现代化。

  “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赤壁青砖茶创新求变,推出袋泡茶、速溶茶、奶茶、茶点、茶饮料、茶日用品等300多款青砖茶衍生产品。”湖北省赵李桥茶厂负责人金莉说。

  截至目前,赤壁市茶园总面积达16.5万亩,砖茶产量7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71亿元,带动从业人员3.6万人,赤壁青砖茶公共品牌价值达到48.26亿元。

  “张库大道(张家口至库伦)是茶叶贸易的动脉,更是文明交融的纽带。”张家口历史文化学者刘振瑛站在大境门前,手指斑驳的城墙说道。

  清顺治元年(1644年),大境门的修建让张家口成为万里茶道北上的咽喉。彼时,商队从大境门出发,穿越荒漠草原,将茶叶送至库伦和恰克图。“茶叶改变了游牧民族的饮食结构,也塑造了张家口的城市基因。”刘振瑛说。鼎盛时期,张家口商号林立,驼铃声声,空气中弥漫着茶香。

  400年后,万里茶道上的文化基因如何演化出新的传奇?张家口给出了一个“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的答案。

  “保护与利用并重,让历史融入现代生活,让文化根脉延续下去。”刘振瑛说。在漫长的岁月中,各民族文化在张库大道上相互碰撞、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近年来,张家口修缮了584处院落,腾退文物建筑11处,并引入文创商店、非遗工坊,不断激活这条大道上的文化密码。

  假日里,在张家口堡“堡宿”民宿,游客牛艳丽推开百年老宅的木门,青砖院落中茶香袅袅。不远处,抡才书院内游客品茶读书,口皮博物馆的智慧导览系统向游客展示着传统马鞍工艺品,张库大道历史博物馆讲述着和平、开放、包容的商道精神,明德口街的皮具店、咖啡馆与长城文创店熙熙攘攘……燕赵大地上,一曲新的茶道传奇正在谱写。

  “我在中国的香茶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土耳其诗人希克梅特曾这样赞咏祁红。

  “祁门红茶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末。”国家级非遗项目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祁门红茶协会会长王昶介绍,祁门红茶沿着“万里茶道”,远销德、英、美、俄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还保存着桃源古茶村、茶业改良场、阊江古码头、洪家大屋等旧址。2021年12月,祁门作为安徽省唯一代表加入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城市联盟。

  “万里茶道”是一个“茶+”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的聚集区,也是一条跨国黄金旅游线。近年来,祁门县主动融入万里茶道国际旅游带区域联动合作。去年,祁门县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7.41%和19.25%。

  祁门县祁红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耿其明介绍,祁门坚持“三茶统筹”,培育了天之红、祥源、祁门红等一批祁门红茶品牌双赢彩票,祁门红茶连续10年入选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去年,祁门县生产茶叶7800吨,综合产值达70亿元,茶农人均茶叶收入7500元。今年,祁门县将坚持“申遗+创新”双轮驱动,推进茶叶深加工,打造茶旅新场景,并在海外开设祁门红茶品牌店的基础上,借助中欧班列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续写“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现代传奇。

  河南南阳市社旗县的赊店古镇,是南方水运与北方马帮的转运码头,也是万里茶道的中枢与水陆中转站。近年来,社旗县凭借万里茶道遗产点历史文化优势,延续、拓展茶道文化。眼下,古镇内拥有茶文化博物馆一座,老字号茶庄、茶社、茶馆20多家,围绕茶旅文化营销开发130多款产品。

  走进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拐进窄窄的段家巷,青石板路铺就的院落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晋商茶庄博物馆,也是清代晋商八大家之一——渠家的长裕川茶庄的总部。

  “万里茶道”山西段遗存数量多、资源丰富。晋商茶庄博物馆内有件国家一级文物——民国年间的手抄本《行商遗要》。这本书册详细记载山西人办茶行程每一环节,涉及收茶制茶、水陆交通、差旅住宿、税费厘金所有细节。

  “万里茶道”曾经是山西走向世界的经济之路、文化之路和重要通道。晋商是万里茶道的开拓者,也是茶道中经营的主力军。《行商遗要》记载,一斤茶砖做好后足足一斤四两,以防路途遥远、气候变化造成磨损,影响顾客体验。这多装的四两茶,体现了晋商以茶通天下、义取四方的心胸。

  “我们要以晋商精神为激励,进一步发挥万里茶道文化资源优势,搭建各领域交流平台,为山西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助力。”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茶业协会副会长张晓鸿说。

  2024年12月21日,一列满载国产品牌汽车的中欧班列顺利抵达俄罗斯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站,这是山西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的生动瞬间。去年,山西建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净增有实绩外贸企业167家;建成27个海外仓,中欧班列再添新线条国际客货运航线对友好合作伙伴……山西开放型经济发展再次迈上新台阶。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武夷山桐木之星正山小种红茶茶业专业合作社发起人、成员江元勋:

  要保护和传承好福建茶文化和茶工艺,立足福建绿色生态和名茶众多的传统茶叶大省优势,发挥各地茶叶的特色,整合资源,做好“三茶统筹”,完善闽茶品牌建设;要积极走出去,研究国外生活方式和品饮习惯,打造世界性闽茶品牌,在新时代续写“一片叶子”联世界的传奇。(郑昭 整理)

  希望国家层面有关部门能积极支持并做好万里茶道申遗工作。建议强化遗产本体保护,成立沿线学术共同体,创新文旅产品设计,建立营销合作联盟,整合沿线地区文旅资源,设立专项公益基金。(陈俊琦 整理)

  建议借鉴长三角高铁“超级环线”模式,开通“万里茶道国内高铁游环线”,串联沿线申遗重点节点城市,打造“轨道上的万里茶道”,进一步促进旅游发展和文化交流。(吴江海 整理)